全球新聞‎ > ‎

媒體熱評胡錦濤辛亥百年講話23次提“中華民族復興”

張貼者:2011年12月21日 凌晨1:35青蓮堂資源   [ 已更新 2011年12月22日 凌晨2:15 ]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9日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10日,內地及海外華文媒體紛紛刊發報道和評論,特別關注到胡錦濤在講話中23次提到“中華民族復興”。

1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發了社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中指出,胡錦濤的講話深刻闡述了辛亥革命在民族復興進程中的重大意義,因此必將極大地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

《新京報》發表社論《從辛亥百年的歷史節點繼續出發》,文章中強調,紀念辛亥革命,正是為了從這一中國近現代偉大歷史事件中汲取營養,從而獲得進一步推動國家現代化和民族複興大業的精神力量。該報在解讀胡錦濤講話時,用“23次提民族複興”作為主要標題,報道引述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汪朝光的觀點說,把‘振興中華、民族複興’的理念放到一百年的歷史潮流裡,是一個實踐的過程,“這個理念凝聚全中國人民的共識,同時也反映出中國能逐步實現有長遠性、前瞻性,且有現實可能性的一個宏偉目標”。

在內地主流媒體紛紛刊文對胡錦濤的講話予以解讀時,不少海外華人媒體也對此刊發報道和評論。

美國《僑報》10日的“辛亥百年”專版,同樣將“23次提到中華民族複興”作為主要標題。報道引述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宣傳部長、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的常務理事吳先寧的觀點,他說,辛亥革命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說,胡錦濤在講話中呼籲終結兩岸對立,撫平歷史創傷,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根本利益。

文中還引用了中國官方學者辛旗的觀點,他認為,胡錦濤頻繁使用“共同”“共享”“同心”“命運共同體”等詞匯來表述兩岸關系,這充分強調了海峽兩岸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兩岸人民要共同融入中華民族的現代化進程,才能共享和平發展成果。(完)
【編輯:黎群英】

香港中通社北京10月10日電 特稿:媒體熱評胡錦濤辛亥百年講話23次提“中華民族復興”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
2011年10月10日 17:11    稿件來源:香港中國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