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聞‎ > ‎

孫中山「大總統」 上海亮相

張貼者:2011年12月21日 晚上11:26青蓮堂資源   [ 已更新 2011年12月22日 凌晨2:16 ]

孫中山「大總統」 上海亮相

(中央社記者鄭崇生上海22日電)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辦辛亥革命百年文物展,展出物品多半印有當時象徵民族融合的五色旗和十八星旗圖案,不過最特別文物則是印有「中華民國金幣券」的革命公債。

大陸各地以「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取代中華民國建國百年舉辦慶祝活動;展出文物也不見革命成功後民國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但隨著這幾年大陸日漸開放,「中華民國」不再是避談的禁忌字眼。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副研究員鄭朝平是策展主辦人,他告訴中央社記者,這次展覽最有看頭的是國父孫中山先生1911年在舊金山發行的「中華民國金幣券」及「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

鄭朝平表示,中華民國金幣券以現代語言來說就是「革命公債」,當年孫中山為籌革命資金,成立洪門籌餉局,他仿造美元圖樣、親自設計以綠色為主的金幣券,捐款5元的華僑,發給價值雙倍金幣券,待民國成立,可繳納課稅,兌換實銀;捐助10元可優先獲得中華民國國籍。

鄭朝平介紹,當時不到1年時間孫中山就募得40萬美元,革命成功後兌換的人卻不多,因為大家都是一心支持革命才捐款,後來中華民國債券調查委員會於1935年至1937年回收金幣券集中銷毀,目前千元面額金幣券全世界僅剩兩張,都收藏在台灣;上海展出的拾元券存世也不到百張。

中華民國南京軍用鈔票則是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初,因急需軍政費用,由財政部擔保發行總額500萬元的軍用鈔票。他指出,後來至1913年8月2日共收回499萬9839元,流通在市面上僅161元,這次展出1元面額軍用鈔票不但珍貴,也反映當年建國初期艱辛。

較有趣的是一只鼻煙壺,繪畫看似像當年微胖的袁世凱、卻寫著「孫中山大總統」。鄭朝平說,這個穿軍服的孫中山相當少見,壺背面落款是1917年製作,而當年孫中山就任海陸軍大元帥,民眾為慶祝才製作紀念版鼻煙壺。他認為,雖然袁世凱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但在民眾心中仍是以孫中山為領袖。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館長劉金馳表示,這次從1000多件文物中精挑細選200多件展出,其中有6成首次亮相。展覽文物分五類,包括武昌起義歷史文物、武器、貨幣、徽章及民間用品。

(中央社記者鄭崇生上海攝 100年9月22日)
中央社 – 2011年9月22日 下午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