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 ‎

洪門長房青蓮堂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發展

作者:何俊元

壹、前言
洪門就是天地會,天地會就是洪門,係當時之時空背景為躲避官府掩人耳目,對外稱天地會或其它名目掩護,而對內則稱洪門。
因從清朝至現今所抄獲或坊間發現的天地會有關會簿書面記載與事實不到一成,其主要原因是手本及手印均是口傳心授,用唱詩詞打手印傳授不立文書。且依棍、扇、鞋、會員不同職等學習傳授,非該職務者不得越位傳授。
洪門天地會青蓮堂過去、現在、未來之探討一文,本人身為天地會長房青蓮堂洪棍之職,當以有根據、有證據且目前進行中的事實做為研究內容,傳說中或其他書籍作者無根據信口之論述不納入。因所知民國前後很多書籍是針對某些需求杜撰,是無根據憑空冒出,完全是冒充洪門專家信口亂編來源無從考據,但因當時時空背景知者不多也不願鄉愿,故造成此亂象,特此說明。
本文全部以史實做依據,開端只略述洪門天地會在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間,第一次洪門被發現的過去做一簡單說明,故從林爽文之役,天地會組織被官方及世人知悉的史實開始切入,但重點著重在民國45年(1965年)台灣光復後,到民國100年當作現在階段來討論分析,並以未來洪門天地會長房青蓮堂如何發展運作做一重點說明,不避諱的檢討現在的缺失,做為未來洪門天地會的發展藍圖,期待洪門天地會再度復興。

現場精彩片段
發表人:天地會洪棍 何俊元 -1
           (洪門天地會青蓮堂總會長)


發表人:天地會洪棍 何俊元-2
           (洪門天地會青蓮堂總會長)
與談人:林忠山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壹、洪門天地會的過去

一、洪門天地會的第一次被發現
洪門天地會的起源眾說紛紜,但見於清史首度記載「天地會」者,則在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臺灣的一場民變。因首領之一是林爽文,故該事件稱為林爽文事變。據清史記載,當時乾隆帝派了號稱十萬(實際上為六萬)大軍登臺作戰,耗費了一千萬兩白銀軍餉。在平亂過程中,官員們從被擒獲的民變首領楊振國、林爽文和莊大田等人的供狀裏,第一次發現了「天地會」,而這個不為官府所知的秘密社會,竟已存在二十多年之久!


二、洪門天地會制度
『洪門組織是一個獨立於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組織和工商業為基礎的行會組織之外,的第三種社會組織,稱之為“會黨”,它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整體中已自成體系,可以說是社會中的社會”。』(陳旭麓:《秘密會黨與中國社會》。 

正統洪門天地會的職位介紹
天地會之組織,只有棍、扇、鞋三個職位,統稱為三花及第。

洪棍(426十二底)
為元帥、爐主、總理,屬洪門最高階統帥,頭插龍眼雙花有權號令白扇會帳、查帳。國父孫中山就是因擔任此職,有此身分才能令海外各洪門弟兄出錢出力、拋頭顱灑熱血支援革命。
國父 孫中山真正加入洪門的時間是在1903年,當時,孫中山聽胞兄等人的建議在美國正式加入致公堂,並被封為「洪棍」。當時孫中山在洪門內部究竟處於什麼地位呢?後來有洪門中人指出:「三合會中的職位比較簡單,大致分為洪棍、紙扇、草鞋三類。洪棍是主持人,是當家,是執行者;紙扇是幕僚,是參謀,是秘書;草鞋是外勤,是交通員,是聯絡員通訊員。三合會中,所有的職位都是由會中傳斗師紮封的(“斗”與“道”同音,可能由此訛傳)。傳斗師是一代傳給一代的。相傳三合會的創始人陳近南,就是第一代傳斗師。這個職位是洪門三合會中“清貴”之職,地位很高,但無實權。」
現今天地會組織,依區域人口制定洪棍之職。以馬來西亞為例,目前約有300多萬名會員,地域範圍係台灣十倍大,故在馬來西亞的東、南、西、北、中各推舉一名洪棍,而在台灣,因地域範圍小,僅能傳授一名洪棍。在傳統天地會制度裡,擅自違規私封職位,洪門弟兄是不予承認。

白扇(415十底)
為文職軍師、宰相、書房主職,頭插牡丹花單花,白扇需找有能力者,因他須能輕財仗義、顧兄顧弟、口才伶俐對洪門公司有貢獻者擔任,轄下眾432草鞋由他帶領。白扇一般不隨便管會員,會員有問題時告知432草鞋處理,因白扇言出必行俗稱開金口,在書房由白扇傳一切規矩。
白扇為一個獨立組織類似台灣目前一個山頭為山主位階,隱喻佔山為王劃分地盤各區諸侯。

草鞋(432九底)
有分文武職,係為將軍職,管轄旗下所帶會員,並執行組織任務。
草鞋需有膽識受人尊重,但不能我行我素。手下帶有兵馬者擔任。小事自己處理,大事報白扇。

一般會員稱四九(49底)擔任各行政工作。
以上三花及第之職須由兄弟公推,開檯後五祖允諾後方可擔任。


洪門天地會的升遷制度
白扇最多只能升到489香主之職,不得升426。但如香主之職人選有缺,洪棍可指定適合之人封489職,但一般洪棍不願降級作此事除非不得已。又489之職只能單傳一人,此為傳統規定。

489為21代表洪字 故職責為復興洪門,是一清高方外之修行者,只負責受邀做儀式,不得越權干預兄弟所帶領山頭之任何事,如干預犯大忌有違體制,將會被眾人唾棄。
草鞋為武將可升426 洪棍。

任何職位經由弟兄公推公舉,在五祖檯前由五祖聖杯決定是否能夠擔任,任何人不得徇私擅自封他人職位,故洪棍也不得私下封他人之職,一定經公推公舉之後由五祖決定是否擔任。而擔任香主是有請有辭,沒洪棍爐主邀請,不得擅自私下越權開檯封他人之職,如違背破壞制度,會被洪棍取消489香主之職並接受處罰,而私下破壞所封之職,也無人承認,且也一樣接受處罰。

洪門天地會成立根源立會,係以三綱五常四維八德為根本,組織則由易經太極八卦天罡地支九宮之轉化運行組成,此於<洪門一問一答>中可見端倪。


貳、台灣洪門天地會長房青蓮堂系統的現況 
洪門會是東方華人世界最大最久的一個社團,秉承“忠義、俠義、仁義”洪門精神,而“青蓮堂”,又名協公堂,係屬洪門長房,至今已發展三百多年。

1956年台灣第一次的洪門大會
洪門在台灣第一次官方默許下正式活動是1956年10月1日上午10時40分的洪門大會<當時列為保密資料,見【懇親大會議是文件匯輯】一書>。

根據解密文件:摘錄會議內容及經過略述,首次揭密如下:
-----------------------------------------------------------
中國洪門海外昆仲懇親大會預備會議
一、1956年11月1日上午十時四十分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出席昆仲:九十四人
臨時主席:馬超俊
秘書長:葛之覃
副秘書長:崔震權 陳宣耿

討論事項
六、大會主席團名單請 公決案
決議:照各地區選舉名單通過(附名單)
李峻峯、蔡恩善、余緒賢、林秀禮、陳顯榮、張子泉、向前、李幹新、羅逢禮、金翰庭、李翰生、馬超俊、關頌聲、章勳義。

從籌開懇親大會之經過報告文件中,我們發現此懇親大會來龍去脈與經過大略簡敘如下:此懇親會是由時任菲律賓中國洪門聯合總會理事長李俊峰大哥提議要開一個海外洪門聯合大會,並於9月8日專程坐飛機到台,當日由關頌聲邀馬超俊、章勳義及幾位昆仲和僑務委員黃副委員鄭委員善政到其北投家開了一次座談會,並敲定9月15日正式成立籌備處,後經過李大哥(峻峯)章大哥(勳 義)在海外努力,及關大哥(頌聲)、馬超俊在國內游揚,纔得當局及各方面的了解與歡迎。

其時在成立之前關大哥已邀請了葛之覃、崔震權、陳宣耿及朱曾顧等昆仲擬好大會的通函緣起及出席須知,所以就剋日先行寄遞全球各地昆仲邀請來台出席。並由葛之覃葛大哥當總幹事,崔震權、陳宣耿兩位大哥當副總幹事。隨後又分總務、文書、財務、議事、招待、新聞六組分公合作積極進行。

而籌備費及大會經費,據估計需二十萬元以上,除由菲律賓李峻峯大哥先後撥到菲地昆仲籌集之捐款一十五萬新台幣外,餘由馬超俊大哥商請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撥補,以襄盛舉。

籌備工作開始後,即於9月22日發出通函,邀請海外昆仲回國出席懇親大會,終以時間緊迫,各地洪門團體及昆仲接獲通函較遲,多不及回國辦手續以至未能出席深感遺憾。至10月31日截止,寄回國報到昆仲有八十八人包括菲律賓、新加坡、港澳、緬甸、印尼、印度、等六個地區。其中以菲律賓人數最多,港澳次之。新加坡又次之,上有檀香山、古巴、紐約、舊金山、新西蘭、馬來亞、韓國、法國等地區、各一、二昆仲即待出席。另有若干昆仲,已在起程回國途中,句來電告知日內即可到達,將於大會開幕後陸續報到出席。


二、1956年11月8日上午9時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出席昆仲:八十八人
主席團:十四人
主席:陳顯榮、余緒賢、蔡恩善、向前、李翰生
秘書長:葛之覃
副秘書長:崔震權 陳宣耿
討論事項:略
各地區出席昆仲代表報告
1.新加坡陳超然昆仲報告2.紐西蘭羅逢禮昆仲報告3.澳門(見書面)4.港九陳袞堯昆仲報告5.菲律賓楊榮標昆仲報告6.緬甸李幹新昆仲報告7.印尼陳顯榮昆仲報告8.印度余緒賢昆仲報告
由集合全球十五個地區之僑居地昆仲百餘人。
-----------------------------------------------------------
1980年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世界洪門懇親大會。
1992年檀香山召開第三次世界洪門懇親大會之際籌設成立世界洪門總會,地點時間於吉月底在檀香山華埠文化徵心舉行
1993年10月8日,約五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洪門代表,在陽明山中山樓成功的召開一九九三年「世界洪門年會」。
2001年7月16日在美國檀香山註冊「國際洪門總會」,隨即授權在台申請「國際洪門中華民國總會」,2003年11月05日歷經波折,終於獲得內政部同意獲准成立。

洪門長房青蓮堂介紹
因發展需要於2003年10月28日在美國洛杉磯註冊,是一個合法社團,同時在2004年11月18日經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公證授權何俊元在台灣向中華民國內政部註冊登記,並以何俊元為台灣總會長,總部設在台灣,依國際洪門主席 崔老爺子 上震下權【萬國旗開飄洪堂】的遺願目標,向全世界各個國家地區發展,目前計有台灣、美國、加拿大、菲律賓、越南、柬埔賽、阿根廷、巴西等國已成立,餘預計五年內在亞洲各國家及地區全面發展成立。

在崔老爺子苦心經營下,青蓮堂在台灣旗下有南華山等九個山系。在台灣及各國發展,現青蓮堂系統各山定期於總會聚會,共同研討去蕪存菁、重新整頓建立現代化科技洪門,以促進組織發展。

青蓮堂的宗旨任務
青蓮堂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其宗旨為宣導忠誠與正義之精神,其中包括維護世界和平及人權之保障,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增進相親相愛,致力於繁榮經濟,提升善良風氣。

而其任務如下:
一、 蒐集並整理洪門於臺灣地區之相關歷史、文化資料。
二、 維護天洪門歷史上之相關文化資產。
三、 與組織區域內之學校、團體或社區協辦各項文化推展活動。
四、 與國內各地方政府、相關團體,進行合作及交流,以推展與維護洪門之精神、歷史文化。
五、 協會相關歷史人才、義工之培訓。
六、 舉辦活動宣揚奉公守法及從事公益精神,增進民眾公民法治意識及參與公共事務自主性。
七、 推行洪門文化之新元素及新思維之創新公益運動,以求永續發展。
八、 有關其他關於洪門文化資產之推展事項。
叄、未來洪門天地會的發展藍圖


本文探討只針對長房青蓮堂南華山系研究改進,先從自身做起。而其它山頭情事非本人所長,也無能力與德望評論,且本身系統也須做去蕪存菁改革創新整頓再出發,需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才有希望做好本身系統之基礎建設。

今僅將崔老爺子震權先生於1984年11月25日在檀香山「世界洪門大會」上提出發展世界洪門計畫,勾勒洪門天地會未來發展藍圖如下:

一、我洪門遍佈世界各地,洪門昆仲在各行各業均有相當基礎,對繁榮地方亦具相當貢獻,惟因各地洪門遠隔重洋,聞其名而不謀面,創其業而侷限其身者,比比皆是,如能加強聯繫,群策群力,發揮各行各業,互助合作及連鎖功能,必能發揚光大,創造更大事業,造福全體同胞。

二、各地洪門因環境關係,生活美滿與艱苦對比者,何止有天淵之別,吾人應本「天下洪門是一家」之忠義家風,秉承列組列宗之遺教及  國父孫中山先生之博愛精神,統一洪門宗旨,集合洪門力量,順應世界潮流,建立以三民主義為楷模之自由富強康樂國家祥和樂利之社會,振興中華民族,邁向世界大同。

三、爲達上述目的,應計劃發展事項:
1.發展洪門組織:
(1) 加強聯繫,精神團結-「中華民國海外忠義聯誼會」已奉當地政府核准成立,應加強對各地區洪門之聯絡、服務、並研究發展計劃,使全世界忠義團體,在同一目標下,精誠團結,以宏忠義。

(2) 洪門組織遍地開花-吸收英雄豪傑,社會賢達志士,建立分支機構,加速組織發展,凡屬忠義團體與洪門組織聯盟,使意志集中,力量集中。

(3) 增進松柏友愛情誼-我洪門應根據遺教,整飭組織,發揚中華固有之文化,進德修業,提高昆仲品質,並建立溫暖家庭,增進昆仲情誼,互助互勉,以彰松柏兄弟友愛之情。

2.發展洪門文教:
(1) 成立研究委員會-統一洪門儀規手勢,言談修語,編印新祕本「海底」,並蒐集民間保存之洪門先聖先賢文物,設館陳列,以示敬仰,以宏教義。

(2) 編列洪門文獻-爲發揚洪門列組列宗為國家民族奮鬥史實及優良事蹟,蒐集編輯洪門史,使國人明瞭我洪門乃一有思想信仰、有宗旨之正大組織。

(3) 舉辦洪門儀規講習會-各地洪門根據(1)、(2)兩項資料,集體講解,以忠義為本之做人處事道理,及三綱五常五倫八德之中國固有文化培育下一代。

(4) 創辦學校,發行報刊-
甲:創辦「近南」大學,並分設「近南」工業專科學校,以中國固有文化,配合尖端科學,發展教育,培育年輕學子。
乙:發行報刊雜誌,宣傳忠義仁愛精神,效法先賢,效忠國家民族。

3.發展洪門經濟事業:
(1) 建設民生經濟-經濟發展目標,以三民主義為楷模,提高人民生活。
(2) 實施聯合銷售制度-洪門昆仲經營貿易,實行聯合銷售辦法,交換各地產品相互支援,便利銷售。
(3) 集資經營金融機構-集合洪門昆仲資本,籌設銀行及信用合作機構,辦理質押貸款,以便利昆仲之經營事業,總行(社)設於美國,其他各地視需要得設分支機構。
(4) 經營聯合運輸事業-建立世界運輸網,發揮旅運聯合服務功效。

4.發展洪門社會服務:
(1) 救濟事業-洪門團體在各重大城市,倡導舉辦救濟與公益事業,以增進僑社情誼,提高洪門聲譽。
(2) 成立洪門服務社-在各重要城市,成立服務機構,輔導昆仲就業、就學、就養、就醫,並舉辦當地語言訓練及各項服務事項。
(3) 籌組保險公司-辦理昆仲災害保險,保障昆仲權益。
(4) 設置招待所-在各地區設立招待所,便利洪門昆仲過往食宿。
(5) 洪門商店售價優待-洪門昆仲開設之商店,應有洪門標幟,對昆仲一律八折優待,以示友愛。
(6) 昆仲對當地政府,加強關係,促進國民外交。

肆、結論
Roberto Camagni and Roberta Capello在2010年撰寫「為提升區域競爭力的總體經濟及領土政策:歐盟的觀點」一文中提出了區域發展一文的典範圖。其中,從兩個因素與兩個途徑,即發展因素、改革因素、功能途徑及認知途徑,來形成其典範圖的基本架構,而發展與改革因素列於橫軸,強調其前瞻性,另功能及認知途徑則強調其理性運作的企圖。在該典範圖中,如下圖1所示,其中第二象限,在發展因素及功能途徑的整合部分,係強調其發展的基本體質,是邁向配套設施、因素捐助、工業結構、財政誘因等功能的強化。第三象限,在發展因素及認知途徑的整合部分,是強調其發展的認知圖案,應朝向連結性,互動聯結、開放性、全球化等過程的建構。第一象限,在改革因素及功能的整合部分,係強調其未來改革的功能項目,應在人力資本、競爭力、教育訓練、生活品質等功能上,做改革性的提升。第四項象限,在改革途徑與認知途徑的整合部分,是強調其改革的認知圖案,應著重知識認同、接受度、周圍效果及集體學習等認知的強化。其次,在該典範圖中Roberto Camagni and Roberta Capello另強調應由第二象限的功能強化,透過第一象限的改革功能及第三象限的發展認知,來追求改革過程的成效,使能提升及達到區域發展的最佳效益。
 
本人身為台灣洪門天地會長房(青蓮堂)的洪棍,係組織中最高領導人,有鑒於學者Roberto Camagni 與Roberta Capello的典範圖具有創新性的引導作用,而勾起本人思考洪門天地會在21世紀的發展策略與藍圖。因為洪門天地會與歐盟同屬組織型態,其較佳的發展改革的認知與功能途徑,因有高度的相似性與參照性,故本人擬根據洪門天地會與歐盟在體制上的基本差異,調整該典範圖的第二象限中的工業結構及財政誘因,修正為網路科技與互助經濟,至於第一、第三、第四象限則完全參照沿用。爰此,勾勒出洪門天地會在21世紀的發展典範圖,如圖2所示,以作為主要的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