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檳城:中山印跡處處留存
張貼者:2011年12月21日 下午5:22青蓮堂資源 [ 已更新 2011年12月22日 下午6:15]
香港新聞網10月31日電 中新社報道,馬來西亞北部城市檳城,風景如畫,是馬來西亞的旅遊勝地,素有“東方花園”美譽,這裡是當年孫中山從事革命事業的一個重要基地。
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檳城喬治市的小巷裏穿梭,不時會發現隱藏著一棟棟老房子,它們見證了孫中山與“檳榔嶼”的深厚情緣。
史料記載,孫中山“九次革命,五到檳城”。1910年8月,他將同盟會南洋總機關部遷到檳城,也將其家眷及兄長孫眉遷往此處。他在這裡成立“閱書報社”,創立《光華日報》,宣傳革命理念。他在這裡召開“庇能會議”,策劃1911年3月的黃花崗起義,從而掀開辛亥革命的序幕。
今天,“閱書報社”已成為檳城孫中山紀念館,隱匿在繁華的鬧市區中。紀念館兩側翠竹林立,鮮花綻放;墻壁上掉落的磚塊,仿佛在訴說紀念館曾經的滄桑。
30日適逢週末,紀念館未對外開放,儘管如此,仍有不少遊客來此駐足留影。
管理員聽聞記者遠道而來,破例開鎖,打開大門讓記者遠觀。隻見一尊孫中山的銅像于館內端坐,上方懸挂寫有“天下為公”的匾額。紀念館外立有三人雕像——孫中山和“閱書報社”負責人吳世榮、黃金慶,三人目光堅毅,手指前方。
如今的庇能會議舊址,位於打銅仔街120號,是一棟兩層的小樓,屬於私人房產。不過,房屋主人將其一層改作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對外開放。樓上為私人駐地,接待到此的研究愛好者留宿。
在老城街區林立的老房子中,紀念館並不起眼,既無匾牌,亦無明顯標誌,隻是在寬兩米左右的門前立著海報,上書“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配有多張圖片。
雖然巷子深深,仍有遊客慕名而來。記者探訪時,偶遇緬甸電視臺的同行到此拍攝,擬將之作為旅遊景點推介。一個外國中年男子坐著人力三輪車經過,特意讓車夫停下來講解。
走進紀念館,古色古香的陳設映入眼簾;向內半敞開的門上,寫著“國瑞”、“家祥”。門廳正中處擺有一方桌,桌後挂有孫中山畫像,下書孫中山遺囑。而墻上的金底黑字“堂開富貴”,讓此處更顯莊嚴。墻的後面,便是庇能會議舉辦之所。約5米長的長桌位於50平方米左右的屋中,方凳置於兩側。陽光透過天井射進來,室內寬敞明亮。
講解員徐春媛是一位志工,她站在橢圓形桌前“還原”歷史:1910年11月13日,庇能會議在此召開情景,孫中山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激發革命黨人重新奮起。據說孫中山演講時聲淚俱下,在場人士無不動容,即席籌得8000餘元。
紀念館已經成為中國與馬來西亞友誼的見證地。這裡曾經接待中馬政要,2001年,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的馬哈蒂爾親自參加紀念館的揭幕儀式。200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到此參觀。
不遠處的檳州華人大會堂,是孫中山、黃興、胡漢民等人1906年來檳城發表演講的場所。今天,新建的大會堂大樓門口,懸挂著“維護族群利益、爭取權益,同心協力,促進團結”等標語。
一個世紀過去了,19處與孫中山及其追隨者有關的歷史古跡或創辦的社團、學校等,還在檳城保留,並已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觀光路線。檳城當地民間團體——檳城古跡信託會還在政府的支援下,為每一棟相關建築都挂上了孫中山肖像及歷史介紹的標誌牌。(完)
【編輯:魏楊】
2011年10月31日 10:52 稿件來源:中新社